接觸氧化池采用三級推流式,逐級去除農業生產體系污染物,總接觸停留時間為12.7h,總水力停留時間為15.3h。風量分配設定為一級接觸氧化池55%、二級接觸氧化池25%、三級接觸氧化池20%。屠宰污水處理設備各生物池內懸掛的填料均為彈性填料,由拉毛的PP材質的絲條和絞繩制成,呈圓形毛刷狀,比表面積大,能附著大量微生物。
此外,該填料掛膜快,脫膜容易,運行時絲條對空氣泡能起到的切割作用,使大氣泡切割成小氣泡,增加氣液接觸面積促進氧的傳遞,從而提高處理效果。調試運行與處理效果按照屠宰廢水設計工藝流程,對關鍵設備如機械格柵、污水提升泵、羅茨鼓風機等在充水后進行單機調試。然后對各處理單元(調節池、氣浮、水解酸化、好氧處理、污泥濃縮等)進行調試。生物處理系統以生活污水作為培養水源,分別注入水解酸化池與各級生物接觸氧化池中。投加后按照正常水位條件,連續悶曝3~7d,曝氣期間不進水。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,即可開始進廢水,進水量由小到大逐漸調節,使微生物逐步適應。在對微生物進行培養馴化的過程中,以一定的比例投加氮、磷等營養物質,促進菌種的生長與掛膜。連續進水近3個月,廢水處理系統排放口出水清澈,呈微顏色。
通過監測各主要處理構筑物進、出水COD與排放口出水各污染物指標可知,該廢水處理系統運行穩定,出水水質優于《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3457—92)的一級標準。
